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柯柄生校長批自主招生“不科學”,和全國99.9%的考生無關。這一點可以說是觸到了全國各重點學校正在進行的自主招生考試的痛處。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不久前也發表文章,要求“堅持公平公正,深化高考改革”。但是從目前“如火如荼”的自主招生考試場面來看,長期嚴重不公的招生考試制度好像還很難觸動。今年北大等13所全國重點高校舉行“聯盟自主招生”考試,只是在技術上為極少數有資格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考生提供了方便,而絲毫沒有改變現行自主招生體制的內在不平等。
“自主招生”幾個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中國長期受計劃教育體制之苦,造成教育體制的高度政治化和單一化,因而只要一提“自主”或“地方多元化”就能博得一片歡呼。尤其是一些近乎無政府主義的自由浪漫派人士也不分是非地跟著起哄,恨不得取消高考,而不問“自由”是誰的自由?“自主”由誰自主?在部屬高校不履行憲法平等責任的前提下談“自主”,其所帶來的“自由”必然只是少數既得利益者才能享受的歧視絕大多數人受教育機會的特權。
就字面理解,“自主招生”這個概念是天然正確的。問題在于,它在中國的實際意義究竟為何?第一個問題就是大學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浪漫的自由主義者主張大學就是為了實現人才的自由發展,以實現“民族復興”為己任的精英主義人士則認為大學教育要為國家培養頂尖人才,兩者在自主招生考試上找到了共同點,似乎各校投入那么大的資源和精力命題、考試、閱卷、面試,就是為了挖掘幾個能為民族爭光的“偏才”“怪才”,其中個別甚或能成為中國未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這個意義上,“自主招生”看上去是一場反對“大一統”的自由主義導向的改革,實際上恰恰是民族主義、國家至上狹隘思維作祟的結果。它和當年拔苗助長的“少年班”試驗一樣,注定是要失敗的,因為真正的人才只有在自由和平等競爭的環境中才能成長起來,而主導“自主招生”的思維恰好與此背道而馳。
我認為,今日中國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仍然是通式大眾教育,用某位先賢的話說就是幫助大學生塑造“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這對于中國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在高考這根“指揮棒”驅使下,可憐的全國青少年將幾乎全部時間都投入奧數、英語、特長訓練,在中小學根本沒有完成人格塑造,大學總算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國每年錄取的大學生好幾百萬,即使其中只有10%進了985、211重點院校,也有好幾十萬之眾。大學教育乃至招生考試制度顯然應該圍繞如何將他們培養成引領中國未來的人才,而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只是為了區區幾個“偏才”“怪才”。這是為什么我主張北大、清華等精英大學擴招,讓更多的中國青年享受相對優質的教育資源;對于那些前來“混飯”的學生,則完全可以根據其考試表現將其淘汰出校門。事實上,大學階段很難談得上什么出色的專業成就,平時表現突出的學生也不難發現,他們的進一步培養完全可以委托給研究生階段。研究生是培養專業人才的階段,但在我們這里卻隨著不斷擴招而幾乎等同于大眾教育。
明確了目的,下一個問題是手段。如果全國統一進行的高考不足以篩選考生,大學是可以進行二次考試的;把它稱作“自主招生考試”雖不準確,但也未嘗不可。關鍵在于,正如農大柯校長指出,二次篩選必須建立在全國統考的基礎上,而且每個學校都可以有自己的卷子,但是必須對來自各地的考生實行“全國一張卷”。當然,從理論上講,各大高校可以完全不參加全國統考,而自己單獨或聯合其他高校給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出題,但是這樣不僅極大增加了眾多考生的負擔,而且高校自己也不可能承受直接面對全國上千萬考生之重。這就決定了現行“自主招生”體制只是徒具虛名,在一般招生考試的嚴重地域歧視之上加劇歧視,因為獲得參加自主考試資格的高中必然因大學自身的能力而限定在極小范圍內;這些高中的極少數考生獲得高考加分,就成了建立在歧視絕大多數考生基礎上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