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一個打工者用“釣魚”的方式抓住了證據,告上法庭,企業才肯認錯,這反襯出現實中打工者維權之難,也說明有關部門在保護打工者利益工作中沒有盡到責任
在浙江省寧波市有一務工人員,專挑違規用工企業的“刺”,采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做法,近年來相繼將13家企業告上法庭,并且幾乎每告必贏,由此被稱為“維權狂人”,也引發了諸多爭議。
5年間打了56場官司
今年33歲的方偉(應本人要求化名)2003年應聘去了寧波某知名服裝企業。誰知干了一年多后,2004年11月間方偉被這家企業以“鼓動其他員工罷工”的名義開除。
“這真是冤枉,當時一些職工覺得工資太低,我和幾名工友一起找車間負責人要求加薪,未獲批準,工友們很生氣,撂挑子不干了。車間是流水作業,別人不干活我也沒法工作了。”方偉說,于是我被個別領導視為“出頭鳥”而遭到懲處,我不服,想討個說法。
當時對勞務用工方面的法律知識幾乎是一張白紙的方偉,經人指點找了寧波市總工會,總工會的接待同志根據反映的情況,幫方偉寫了一份訴狀,提出了要求補交養老保險、支付加班工資、支付一次性失業補助金及撤銷無理開除決定等6項訴求。
這場官司打了一年多時間,最后法院支持了方偉的大部分訴訟請求。方偉說,“這場官司也等于給我上了一堂法律課,我這才知道,原來法律給予了我們很多權利,關鍵是我們要學會運用這些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方偉坦言,此后其開始有意識地找一些用工不太規范的企業應聘,計算好時機,一旦發現公司出現了侵權行為,就馬上離開,隨后將這家企業告上法庭。按照這個套路,這5年里,方偉為自己和工友們共提出勞動仲裁36次,訴訟56次,先后將13家企業推上了被告席。
維權艱辛一言難盡
“有人說我打官司就是為了錢,這完全是瞎猜想。”方偉說,從已結案的11家企業官司中,他共獲得19000多元的經濟補償,但為此付出的艱辛是常人難以體會的。方偉說:“我有手藝、懂技術,在工廠里當個領班或小組長沒有問題,而在寧波,服裝公司的小組長一般都有3至4萬的年收入,所以,要想掙錢,靠打官司是走錯了路子。”
讓方偉感到更痛苦的是維權過程中的精神壓力。方偉說,自己是相信黨和政府、相信人民法院,才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和工友們維權的,但事實上,一些干部的所作所為讓人心寒。個別政府工作人員與老板串通一氣,把屁股坐歪了。
“現在我的處境很為難,”方偉說,“家里人都不贊成我的舉動,說我太偏激沒有出路。女朋友開始還支持我,與我一起也打了幾場維權官司,經歷的挫折多了,慢慢也失去了信心,她又說服不了我,兩人只好含淚分手。”
法官表示支持依法維權
盡管遇到重重困難,但方偉表示還是要把這條路走下去。方偉說,讓自己鼓起信心的是,越來越多的打工兄弟,在了解其情況后,紛紛向方偉表示支持,也把他們遭受的種種不公向其訴說,于是,方偉利用這些年來積累的法律知識和經驗,幫他們打官司,每每獲勝,這使方偉很有成就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寧波當地有關行政與司法部門,也有許多是支持方偉維權行為的。鎮海區勞動局仲裁科長馮偉明說:“去年5月間,我們受理了方偉的勞動仲裁案,當時他提出的申訴標的是4900元,我們經認真調查,最后判定廠方實際補償為5100元,超出了方偉的申訴要求。”
寧波市江北區法院民一庭庭長戴亞華說,盡管方偉頻頻打官司讓企業感到頭痛,但這些官司的起因,主要還是涉訟企業不遵守勞動法,侵害了員工的權益。所以,支持方偉依法維權,是法院的基本態度和責任。
對“維權狂人”各有不同說法
但是,對于方偉的行為,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對和質疑。記者采訪了幾家企業的老總,都明確表示,不歡迎方偉這樣的員工。有勞動部門的官員表示,寧波以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為主,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許多企業接單都是飽一頓饑一頓,沒法正常生產,如果一味強調嚴格執行勞動法,企業確實也有為難之處。
另外,還有人稱方偉是“維權狂人”“釣魚式維權”,屬于“惡意維權”或“過度維權”,對此說法,網上及坊間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支持方偉,雙方形成了決然對峙的局面。
有網上評論說,自從“釣魚式執法”被曝光后,“釣魚”就成了公眾眼中的敏感詞語,因為“釣魚”與公權力綁定的時候,受傷的是無辜群眾。而“釣魚”與處于困難群體聯系起來,就另當別論了。因為維權本來是正當合法的,法律及勞動、司法部門應該無條件支持這種做法。但現實是,要讓一個打工者用“釣魚”的方式抓住了證據,告上法庭,企業才肯認錯,這反襯出現實中打工者維權之難,也說明有關部門在保護打工者利益工作中沒有盡到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