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上說,被繼承人死亡時,就是繼承的開始,所以父母一方死亡,兒女和其他繼承人都有要求繼承其遺產的權利。因此,子女可以在父母一方死亡后依法提出繼承遺產的要求,而不必等到父母雙亡。
但是按照我國傳統的民間習慣,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健在時,一般并不馬上發生繼承遺產的問題,而要等到父母雙亡后,才由子女繼承、分割他們的遺產。父母還沒有雙亡就要求分家、分遺產是不孝的、不道德的。但是,這種觀念是與《繼承法》的規定相違背的。根據《繼承法》的規定,被繼承人死亡是繼承開始的惟一法定要件,所以父母一方死亡,兒女和其他繼承人都有要求繼承其遺產的權利。因此,子女可以在父母一方死亡后依法提出繼承遺產的要求,而不必等到父母雙亡。
繼承開始后,遺產即可以當即分割,也可以在其他適當的時間分割。但具體分割遺產的時間,要看具體情況,因為繼承開始并不等于遺產分割的開始。現實生活中,有的子女在父或母一方死亡,一方健在的情況下,不愿提出繼承,這樣就可等待父母雙亡后再繼承。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如父或母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還有的在世父母一方再婚又生育子女的,家庭成員增多,原有繼承人財產權受到影響,特別是死者的子女與再婚的繼父或繼母沒有形成撫養、贍養關系,致使出現有些繼母或繼父以及他們再婚的子女將死者的遺產隱匿、轉移等等。
當然,父母一方健在,另一方死亡,子女不要求繼承遺產的,而是把遺產交于健在的一方保存,使之有精神和生活上的寄托,法律也是允許的,與我國風俗也是一致的。但是,有時候子女不及時要求繼承,其繼承權可能會受到侵犯。如父母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急于帶遺產再婚的,如不盡快確定死者遺產范圍,依法繼承,子女應繼承的份額可能就會被再婚的父母帶走。有時,夫妻死亡時間可能相隔幾十年,在這期間死者的遺產和繼承人本身都可 (作者:姜濤 )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