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瞞報鋼鐵產量近5000萬噸 地方政府撐腰
我國第一產鋼大省河北省瞞報實際鋼鐵產量,在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
這一“秘密”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名譽會長、原冶金部副部長吳溪淳大為惱火,并多次在內部會議上抨擊河北鋼鐵產量統計數據造假。
9月1日,吳溪淳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組織的“2012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公開表示,“去年我國粗鋼產量實際已超過7億噸,約為7.3億噸。”
這一數據高于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2011年中國粗鋼產量為6.8327億噸。多出來的近5000萬噸粗鋼產量從何而來?
“河北省上報的數據再次低于其實際產量。”吳溪淳表示,河北省地方統計部門上報國家統計局的2011年河北省全省產鋼量為1.64507億噸,而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統計其會員(即河北省重點冶金企業)2011年產鋼為1.669103億噸,“重點企業的產鋼量都已經超過全省了,這符合邏輯嗎?還有更多中小企業的產量跑哪里去了?”
今年8月12日經濟日報頭版文章《開啟經濟強省新征程》中有一句話證實了河北省瞞報產鋼量,“比如,河北鋼鐵產量已達2億多噸,占全國四分之一以上。”這意味著,河北省有近5000萬噸產鋼量沒有上報。
由此,吳溪淳質疑,“河北省非重點的小鋼廠真的都淘汰了嗎?”
會后,吳溪淳對本報記者表示,在鋼產能過剩和鋼材價格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要消化過剩產能的問題更加突出。
瞞報產能
河北省瞞報鋼鐵產量由來已久。
中鋼協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早在兩年前,國務院專門對此做出批示,要求統計部門對河北省實際鋼產量做出調查,但至今不了了之。
“調查出來的結果把我鼻子都氣歪了。”上述人士表示,河北省對統計部門的解釋是,“上半年報多了,所以下半年少報一些。”
河北省各方統計數據漏洞百出,也表明河北省鋼鐵產量數據不實。
每年1-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各省鋼鐵產量數據中,河北省的鋼鐵產量數據均波動異常。“每年1月,河北省粗鋼產量總是比其他各省巨幅增加,相反,在下半年,當全國其他地區產量都增長之時,河北省產量反而下降了,這很不合常理。”上述中鋼協人士表示。
河北省統計部門的數據經常令中鋼協“哭笑不得”,“每年他們報上來的統計數據,經常發現粗鋼產量減少、鋼材產量反而增加的奇怪現象。”
河北省過于拙劣的作假手法,令吳溪淳非常不滿,“河北省的生產快報連改都不改就交過來了,和去年一樣,其他各省都有所增加。”
多位河北省鋼鐵企業的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坦承,自國家限制鋼鐵產能、大力淘汰落后產能以來,河北省歷年上交的產鋼數據均不實。
上述中鋼協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由于河北是產鋼大省,瞞報產量最嚴重,山東、山西也存在類似現象。
地方政府撐腰
瞞報產量背后,地方政府起到了關鍵作用。
由于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的具體任務下發到各地方政府,為了降低節
能減排成本、保住產量,瞞報實際產量成為河北省各下級政府普遍使用的手段。
吳溪淳表示,瞞報實際產量,將對政府部門制定產業政策產生直接影響,“是無法忍受的事情”,希望統計部門能加以重視。
包括河北省在內地方政府不支持本地區內的鋼鐵企業減產,導致我國鋼鐵業已喪失了結構調整的機會。
“如果今天我們還談布局結構調整,只能是一句空話。”吳溪淳直言,龐大的鋼鐵產能已無法再重新布局,寶鋼湛江項目和武鋼防城港項目,便是最好的例子。
從理論上講,我國“北鋼南運”,進口鐵礦石優勢南進北運或東進西運,寶鋼及武鋼的沿海項目符合鋼鐵業地理布局結構。
對此,吳溪淳抨擊“鋼鐵項目審批制度形同虛設”,無法管住地方政府亂上鋼鐵項目,反而不僅導致湛江項目從申請論證到批準正式開工長達6年,還使得這些項目失去了市場空間。
減產名存實亡
地方政府縱容鋼鐵企業不顧市場規律擴產,不僅使得我國鋼鐵業喪失了布局結構調整的機會,而且加劇了鋼鐵產能過剩,使得我國鋼鐵業減產“名存實亡”。
按照常理,在我國鋼鐵業持續微利,甚至在今年上半年虧損加大的情況下,粗鋼產量應該下降。但今年上半年,我國粗鋼不降反升。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上半年我國增加的粗鋼產量主要來自國內重點企業之外的中小民營企業,中鋼協會員單位的粗鋼產量反而有所下降。“上半年,74家會員企業粗鋼產量同比下降0.1%,但非會員企業產量卻大幅增長了12.9%。”
“目前,國內不僅產能過剩嚴重,實際產量也嚴重供大于求,直接導致鋼廠庫存激增。”吳溪淳表示。
據中鋼協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鋼材庫存1288萬噸,比上年12月末增加310萬噸。
張長富警告,庫存高企有可能使得鋼企上半年控產量方面取得的成績前功盡棄,要保持高度警覺。
吳溪淳建議,政府應轉變職能,用土地法、環保法、稅收法管理鋼鐵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取消形同虛設的行政審批立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