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問答
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將農民工納入了政策范圍,意味著農民工今后在跨省跨地區流動的時候,養老保險可以跟隨轉移接續了。
與曾經只允許取走個人繳費部分、單位繳費無法轉移的辦法不同,《暫行辦法》規定,今后不僅可以轉移走全部的個人繳費,還可以轉移大部分的單位繳費。單位繳費部分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同時,按照新規定,農民工參加城鎮養老保險只要累計繳費達到15年并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享受和城鎮企業職工一樣的養老保險待遇。新辦法還簡化了養老保險轉移手續。參保人只需要向新參保地社保機構提出書面申請,其余工作就全部由社保機構來辦理,并且在4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結。
為幫助外出務工的讀者朋友了解和掌握這項政策,合理規劃自己的打工生活,為今后的養老早作準備,本文就讀者關心的十個問題作了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新政策主要解決了哪些人的困難?
目前我國進城農民工已達1.5億人。隨著農民工參加城鎮養老保險比例的逐步提高,以往那種在不同地區參保,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卻沒法轉移接續,導致年年繳、年年退,養老利益受損卻無法得到制度保障的人員越來越多。《暫行辦法》的出臺,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特別是以下幾類流動就業人員益處多多:
1. 正在參加城鎮養老保險的流動就業人員;
2. 以前參加過城鎮養老保險,中斷參保但還沒有退保的打工者;
3. 以前參加過城鎮養老保險,退保后又重新參保的打工者。
隨著養老保險政策的日益完善,打工者參保意識的增強以及戶籍限制松動和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的不斷縮小,養老保險政策的影響將越來越廣泛,轉移接續這項好政策將惠及每一位外出打工人員。
二、“單位繳費轉移12%”是什么意思?
《暫行辦法》規定,參保人員跨省就業,個人賬戶儲存額在1998年1月1日(養老保險改革)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單位負責繳費的統籌基金部分,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轉移12%的意思是:企業為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通常為員工工資的20%。也就是說這20%企業繳費中的60%都可以被轉走。加上全部個人賬戶資金,算下來,可以轉移走的是個人賬戶中的100%+企業繳費部分的60%。所以,轉移12%并非像部分農民工所理解的“轉移12%,剩下的88%帶不走”。
三、只轉12%,退休后領的養老錢會不會變少?
我國城鎮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一定系數計算,這對流動就業和穩定就業的勞動者都是一樣的,只要多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多,這部分養老金水平就高;基礎養老金的計算稍微復雜些,但大體和本人繳費多少、繳費年限、當地平均工資有關。
《暫行辦法》確定適當的單位繳費資金轉移量,是為了平衡地區之間的資金關系。對個人來講,轉移12%還是轉移20%,并不影響個人養老保險權益累積,也不影響將來養老金的計算。因為退休后的個人養老金是根據本人繳費的多少和繳費年限的長短計算,和地區之間的轉移資金量沒有直接關系。考慮到可能會出現的“繳費時高標準、享受時低標準”情況,《暫行辦法》特別規定將來領取養老金待遇時,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基本養老金。
需要注意的是,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后,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待遇雖然不受轉移資金量的影響,卻和將來領取地的發放標準直接有關,不同地區的養老金發放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想在發放標準高的地方領取養老金,至少需在該地繳夠10年養老保險。
四、年齡較大出去打工,怎么上養老保險?
對于年滿50周歲的男性和年滿40周歲的女性跨地區流動就業的,一般來說,他們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已經不可能在新參保地繳費滿10年,因而也不可能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所以,《暫行辦法》規定,對這部分人員,除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調動的之外,原則上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而在原參保地保留其關系。同時規定,可在新就業參保地為其建立臨時養老保險繳費賬戶,待符合待遇領取條件后,將臨時繳費賬戶中的全部繳費本息都轉回原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累計計算其參保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這樣規定,既有利于減緩中心城市的人口承載和養老保險基金壓力,也使這部分人員異地就業參保有了保障,可以增加他們的基本養老保險累計權益。
五、不能退保,個人繳費會不會打水漂?
《暫行辦法》規定“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辦理退保手續”。部分農民工擔心不能退保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繳費部分會打了水漂。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對這種情況,《暫行辦法》已明確由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保存個人賬戶,凡是本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不論什么時候,都不存在拿不回來的問題。現在不退保是為了將來爭取更大的養老保障利益。而且個人繳費的部分,在保存個人賬戶期間每年還會有相應的利息,相當于存款(具體的記賬利率因為要參照參保地上年度平均工資增長率和養老保險基金運營實際收益,各地會有所不同)。所以,并不是說現在不能退保了,個人繳的錢就會打水漂。
六、多地打工,退休后在哪領取養老金?
農民工在多個地方打工的現象很常見,可能每個城市都是兩三年,長的五六年,能夠達到十年的并不多,最后在哪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是個很頭疼的事情。以前政策不明確,可能會出現多個地方的養老保險機構相互推諉,互相扯皮的情況。對此,《暫行辦法》作了專門規定。根據規定:
1.農民工戶籍所在地與最后參保地一致時,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農民工戶籍所在地與最后參保地不一致時,遵循“從后從長”的原則。如果在最后參保地參保滿10年,則在最后參保地領取待遇;如在最后參保地參保不滿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各地參保都不滿10年,則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比如,一個安徽的農民工,先后在福建、廣東、江蘇的城鎮就業,參保繳費各5年。當他達到國家法定待遇領取年齡時,由于累計繳費年限滿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由于他在3地參保都不滿10年,就由他的戶籍所在地安徽省負責發放基本養老金,而3地社保機構應按規定把相應的資金轉到安徽省。但如果他在達到領取待遇條件之前,已把戶籍轉到了最后參保地江蘇,那么就由江蘇省負責發放基本養老金,其他兩省應按規定把相應的資金轉到江蘇省。
七、辦理轉移接續要經過哪些程序?
第一步:電話咨詢。因為《暫行辦法》剛出臺,部分基層社保轉移系統還不完善,可能會影響轉移手續辦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在其網站(網址:http://www.mohrss.gov.cn/)公布了全國2800多個縣級和縣以上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全部聯系方式。需要辦理轉移接續手續的農民工可以先打電話咨詢一下能否辦理,何時方便辦理。以后在兩地之間辦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事務也可以通過這個電話進行聯系、核實。
第二步:領取憑證。如果勞動者離開一地不能肯定再回來或肯定不回來,應當持有效身份證原件到參保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打印領取一份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該憑證里面記錄了本人累積的權益。
第三步:轉入申請。參保人在新就業地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后,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攜《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向新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
第四步:轉移資金。除了轉關系之外,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資金,還有單位繳費規定比例的資金都要轉移到新的就業地,整個轉移接續流程到此才算完成。這個環節不需要農民工經手,兩地社保部門可以直接聯系辦妥。
八、如果符合條件,需要馬上辦理轉移嗎?
雖然政策已經允許跨省轉移接續,但打工者也不要盲目、倉促地轉,還是應先考慮清楚自己到底在哪里穩定就業。如果外出務工人員過年以后不準備在外面干了,可以把養老保險關系帶回戶籍所在地。如果過完年還要回打工地就業的,就不要盲目轉移。如果想換個地方打工,可以等在新地方找到穩定的工作后,再從現在的打工地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到新工作地點,免得多費周折,增加麻煩。
建議以下三種人員由原參保地保留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1.返鄉后還沒有找到工作的;
2.去其他非戶籍所在地的城市就業,但未能參加城鎮養老保險的;
3.去其他非戶籍所在地的城市就業,有條件參加城鎮養老保險,但男性已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的。這類人員可以在新就業地建立臨時養老保險關系。
九、養老保險是否必須上?
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規定:“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在養老保險繳費的方式上,企業職工不用自己直接去繳費,而是由企業統一去申報和繳費。企業分擔的保險費,由企業統一繳納;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由企業從職工工資中扣除代繳。如果企業不按規定為打工者上養老保險,可到有關部門投訴。
十、參加何種養老保險最合適?
進城務工有多種情況,農民工應該參加哪種養老保險?
如果已經在比較成規模的企業里相對穩定地打工,那么這些農民工應該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企業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并且享受城保待遇,那就不用參加家鄉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了。
如果是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因沒有用人單位繳費,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將由個人負擔全部繳費,經濟上難以承受,因此,這部分農民工以及在鄉鎮就業的農民工可參加新農保。
(文章來源:《農民文摘》2010年第2期)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